##EasyReadMore##

2007年10月3日

最愛巴哈十六年後的爵士啟蒙

巴哈,在我學習古典鋼琴的生命裡,我最愛的音樂家之一.他的音樂沒有莫札特的華麗,沒有貝多芬的愛恨情仇,沒有蕭邦的愛國精神,也沒有舒曼的浪漫愛情.偏偏,邏輯的音符交錯好難,卻是我的最愛.


三歲半開始摸鋼琴.不專心,也不認真.只是媽媽罵的時候,邊哭邊練.撐過一個小時就速速逃開.在老師家上課時,原子筆常常落在姿勢不正確的手背上.往往,回家後手背上佈滿了淤清,媽媽才溫柔地用熱毛巾呼呼.



我的學琴記憶中有許多不願意,但是也這樣過了八年,還懵懵懂懂地考到了鋼琴七級檢定.



上了國中,讀書成了中斷鍊琴的好理由.做了這個決定的瞬間,我好開心.因為再也不用每天練琴,也不用再被老師打了.但是,接著幾個星期沒有練琴的生活,心裡變得空虛.當時年紀小,不懂得為什麼.日子,漸漸地被忙碌的學業填滿了.



高中時參加了合唱團.心裡的空虛又浮現.一點點的體會問問自己,該是繼續練琴嗎?於是,跟了不同的老師,繼續了學鋼琴的生活.這時的自己,已經不再是時間很多的小學生.高中的課業加上忙不完的社團活動,已經佔用了自己全部的時間.如何再每天挖出一個小時練琴?最後的結果,是每週付錢到老師家練琴一個小時.老師抓狂,我也抓狂.



一年之後,鋼琴又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了.抓狂的情緒蓋掉了沒有鋼琴的空虛.忙碌的生活讓自己沒有時間再想起鋼琴對自己的意義.



  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
十六年後,該唸的書都唸完了,經歷了難得的留學生命與海外生涯,回到了台灣,成了一個普通的上班族.規律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有了塊狀的時間安排.



幾次進出公司外面的功學社音樂班,問了上課的方式和費用,就是不曾真正決定繼續找老師再度練琴.一方面是自己的程度再找老師,肯定是昂貴的收費.一方面是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有決心再有毅力地練琴.



天曉得,一部日劇的刺激讓我再度對鋼琴產生悸動.我不想再只是對鋼琴猶豫,我想要靠自己的手指彈奏音樂.也許沒有日劇的浪漫情懷,我卻了解鋼琴在我生命中該有的存在價值.八加一年的訓練不短,現在的我可以讓以前的訓練更有價值才對.



古典鋼琴的基礎是我的財富.我卻決定從爵士鋼琴開始另一個生命的樂章.過去的故事是不後悔的.新的樂章可以是更豐富的.



真的嗎?我曾經猶豫過.爵士,是正統嗎?是趨於流行嗎?那是個什麼樣的世界?是否古典才是真正的音樂?



第一堂課,我的爵士鋼琴老師沒有給我所謂的正確答案,卻給了我許多感受,冒險的,新鮮的,精采的,不衝突的,延伸的,擴展的,有趣的,有夢想的,沒有受限的.更令我驚奇的是,這依然是合理的.



短短的一個小時,我的心底是滾燙的.很多的感覺在身體裡面衝撞.不是掙扎,是刺激,是恍然大悟.爵士音樂不是背叛,也不是分支,也不是流於形式.是感覺,是自己,是自由,是自在,在所有可能的理論基礎上繼續延伸.從來也不曾矛盾.



新生命即將開始,爵士鋼琴被啟蒙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